叛逆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,只是这种叛逆,让有些孩子奋起,有些孩子沉沦;有些完善了自己,有些却走向放纵。 家长指责孩子的叛逆,却忽略了孩子叛逆的根源—往往是家长的过度拒绝、过度指责和过度压制导致的。家长自以为为孩子好的种种看似温柔的束缚,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,较终用叛逆来寻求自我解放。 如何解决或缓解孩子的叛逆心理?妈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「黄埔军校夏令营」以心换心,和逆反的孩子好好沟通 小元帅夏令营 1.把自主权交还给孩子 叛逆只是一种表象,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。每个人都可能有过叛逆,家长应多观察孩子,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,把对他的不必要的束缚和限制都消除掉,也许他的叛逆也就随着消失了,因为他的叛逆原本可能就是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。 2.尊重孩子正当的要求 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,会逐渐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。很多家长往往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是否适合孩子,而没有从孩子的角度考虑,所以很*武断地拒绝孩子的需求,让孩子受到伤害,从而关闭心门,叛逆心理也由此滋生。 叛逆期是孩子心理成长、成熟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,很多家长认为,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敏感、浮躁、不听话,很难相处。在这一时期,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人格独立意识都*发展,往往不愿意再做一切听凭家长安排的“乖乖仔”或“乖乖女”,更希望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分析问题。 叛逆期是孩子成长经历的一个特殊时期,我们应该更多地理解孩子此时期的一些变化,一旦发现孩子有“叛逆”行为,家长就应该提醒自己是时候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了。 「黄埔军校夏令营」以心换心,和逆反的孩子好好沟通 小元帅夏令营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妈妈的苦恼: 赵阿姨的女儿小眉性格乖巧。赵阿姨一直对她要求很严格,小眉也很懂事。 可自从一年前赵阿姨升职之后,她经常出差,小眉的爸爸又在国外工作,家里没人和小眉说话,小眉渐渐变得沉默了。即便赵阿姨偶尔在家小眉也不愿再和妈妈交流,甚至有时还会和妈妈作对。于是小眉变得越来越内向。 天,赵阿姨突然接到小眉班主任的电话,说小眉把头发染成了黄色。小眉放学回家后,怒不可遏的赵阿姨打了女儿一巴掌。 但就在当天晚上,小眉离家出走,跑到一个实习老师那儿去住。 学校后来要求小眉把头发染回去,并要求她搬回自己家。小眉觉得学校就是跟她过不去,抗争了许久,闹得沸沸扬扬。虽然较终小眉把头发染回黑色,也回到了家中,但赵阿姨不知道今后该怎么教育女儿,觉得很苦恼。 案例中小眉明显处于心理叛逆期,再加上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她跟家长缺乏正常的有效的亲子沟通,就出现了上述的问题。 「黄埔军校夏令营」以心换心,和逆反的孩子好好沟通 妈妈只要学会和孩子沟通,跟孩子以心换心,叛逆期孩子的问题是可以化解的。当然,这需要妈妈掌握一些孩子叛逆期的沟通小技巧,如下: 1.允许孩子犯错 叛逆期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,犯错误肯定在所难免。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儿小错误,不要过分束缚孩子。同时,家长是孩子较好的榜样,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,家长的言谈举止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。 2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权利 当孩子进入叛逆期后,特别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和认可。妈妈应给予孩子适当的权利,帮助他们从不谙世事慢慢走向成熟 3.稳定自己的情绪 妈妈带着不良情绪去教育孩子,是很不明智的,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心理。因此,妈妈不应在心烦急躁及不冷静的时候教育孩子,等到自己的情绪稳定后,再去同孩子交流。